今年以来,大名县人民检察院党组高度重视先进典型的培树,先后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推出“讲述检察故事 学习身边榜样”等一系列品牌栏目,从8月17日起,大名检察微信公众号开设【大检先锋】专栏,根据上半年检察业务工作开展情况,展示优秀干警工作风采,希望全体干警对标先锋、学习先锋、争当先锋。今日推出康红娥的先进事迹。

康红娥
大名县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负责人
主要负责控告申诉检察工作
2021年以来,我院控告申诉检察工作得到群众普遍认可
今年三月份,全国政法系统教育整顿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所有的政法干警都忙于各种学习教育,院党组一个决定改变了康红娥的生活轨迹——她被调到第五检察部负责控申工作。在案件管理部工作了四年,刚感觉有点得心应手,突然完全改变了工作性质,让她猝不及防。然而,不服输的她毅然决然地接下这个重担,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她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2021年我院控告申诉检察工作在全市控申工作中名列前茅。
转变观念,创新方法
控告申诉工作是检察机关面向社会的“窗口”,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检察机关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甚至关系到县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看似简单的接待工作,但是要让来访者满意是很不容易的,大多来信访的群众都是心中有怨气的,甚至对有关机关充满了敌对情绪。针对这一工作的特殊性,康红娥提出“阳光接待法”,就是让来访者知道办案流程,知道证据链条,知道疑罪从无的法律原则,让其亲自学法条、看案例,取得来访者的理解和信任。“阳光接待法”实施后,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增加了来访者的理解,化解了不少不必要的误会,就像康红娥所说的:“其实来信访的人绝大多数都是想找个地方讨个说法,把他的心结解开了,积怨自然就化解了。”自她到第五检察部以来,共接待信访群众100余人次,形成案件32件,顺利分流到相关业务部门,未出现一起越级访。 康红娥时常告诫自己:“你办的不是案件,而是别人的人生”,正是在这种理念下,她力争把每一个案件都办成铁案。为了办好一个信访案件,她不知跑了多少路,流了多少汗,吃了多少苦。在她的时间表里,八小时工作制的界限早已模糊,记不清有多少个节假日,她不是在进行家访核实情况就是在办公室翻阅卷宗,能完完整整地休个节假日已成为奢侈的想法。今年以来,在康红娥的带领下,第五检察部控申工作采取定任务、包调查、包处理、包思想的“一定三包”措施,搞好“重点涉法上访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对那些要求过高的来访人员,尽量劝导、妥善处理他们反映的问题,对赴京进省的集体访、个人访苗头,实行检察长接访、主管检察长包案,限期解决,坚决做到稳定住、疏导开、处理好,绝不允许因自己的工作失误出现新的信访积案,力争把涉法涉诉信访问题解决在本地区、本部门。
热情服务,春风化雨
康红娥总是跟科室的人说,信访接待是个特殊的工作,让信访人来了一定要热情,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他们,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给信访人充分的尊重和理解,积极与信访群众拉近距离,做他们的知心人,才能为下一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她是这么说,更是这么做的。 今年7月份,信访群众李某到12309检察服务中心反映:李某是一起故意伤害案中的被害人,其因宅基纠纷与邻居一家发生肢体冲突,打架过程中,李某肋骨骨折,构成轻伤。案发后,公安机关以故意伤害罪对嫌疑人立案侦查并提请批准逮捕,但受害人李某认为该案应定性为寻衅滋事,且应追究参与打架的另外6人的刑事责任,多次到有关部门进行反映无果。 康红娥及科室工作人员接待了李某,耐心听取李某的诉求,向其解释故意伤害罪与寻衅滋事罪的区别,以及构成共同犯罪的要件等,并积极与承办案件的公安侦查人员、检察官沟通联系。一直到中午12点50分,李某终于表示已经了解了相关法律规定,并表示积极配合司法人员的调查,不再到处信访,并对检察院用心、用情为民办实事的态度表示感谢。“感谢大名县检察院,积极解决我的信访问题。你们加班加点耐心地释法说理,让我解开了心结。”第二天上午,信访人李某将一面印有“热情服务、再现青天”的锦旗送到康红娥手中,以表达其感激之情。 检察工作难干,尤其是对女同志来说更是如此,但无论什么工作,无论多苦多累,她都没有半点怨言,总是保持着火一般的热情,以坚强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践行者自己的入党誓言和人民检察官的真谛,她就是检察系统控申战线上的一朵铿锵玫瑰!